日本語文法與句型筆記(動詞分類-前言)
敬體使用上的一些常識
|
1. 動詞ます形:接續「ます」的形態(又稱語幹)叫做「ます形」,又稱連用形,所以「動詞ます形」是不含後面的「ます」的。(例如:「買います)的「買い」)
2. 度過50音後,下一個難關是敬體(丁寧)與常體。
3. 一般來說初學者在這邊會被搞的很亂,再加上坊間書籍也分2派寫,讓學習者在初期就卡住放棄。
4. 以過來人的經驗,外國人要學日文,就從「敬體」出發,把敬體當成「原形」,任何變化起點都是敬體,千萬不要從常體入門,也請務必把常體稱為常體或辭書或終止形,千萬別看了一些坊間的書,就稱它為「原形」(雖然以日本人的角度,常體的確是原形),你一定會混亂錯亂。因此,請盡量避開以常體為核心或出發的參考書(那是沒考慮閱讀對象是外國人的書籍)
5. 常體入門是適合日本土生土長的國人,為什麼,因為他們生長在日本家庭,當然牙牙學語起就在接觸常體。外國人,你用常體跟不熟的日本人說話,只會被白眼,人家可跟你不熟,等你可以交到熟的日本朋友時,你也一定會常體了,所以,從常體入門,對外國人,真的,很不適合。
6. 學的順序「敬體→敬體四變化→て形→た形→常體→否定」,堅持這個順序,直到自己能能自由於敬體與常體間互換,再來涉略。
7. 舉例來說:要使用否定變化時,不是先想常體,再想否定的三段式(敬→常→否),而是「敬體」→「辭書否定」,不會很難,不就先看是1類2類還是3類。1類不就去ます改あ段音加ない,23類直接去ます加ない。再說,敬體比常體還容易判斷動詞類型。
8. 最後使用是一回事,學習是一回事,即便日本人的確慣用常體,但初學者在初期基礎不穩的狀況下,千萬別越級打怪,不熟敬體(丁寧)變成其他詞類詞性的變化,記不起來,就自己先劃表格,把變化都做出來。
|
常體使用上的一些常識
|
1. 常體的疑問句一般不在句尾加「か」,而是用升調來發問。
2. 在名詞和な形容詞的疑問句中可以省略「です」的常體「だ」。由於肯定回答時「だ」的語氣會令人感到生硬,所以為了和緩語氣,會省略「だ」或加上終助詞「ね」或「よ」。
3. 可以從常體句前後關係明白所指的意思時,通常會省略助詞,如「を」「へ」「は」「が」,但是「で」「に」「から」「まで」「と」不能省略,不然會讓句意變得不清。
4. 常體句中的「動詞て形 いる」的「い」常省略。
5. 「けど」與「が」有著同樣的功能(逆接),常常使用。
|
留言
張貼留言